28 August, 2025
【國際物流快訊】多國宣布「暫停寄送包裹到美國」:停止名單、起訖日期、原因解析
近一週,全球多個郵政與快遞營運商相繼公告「暫停或大幅限縮寄送含貨物的郵件到美國」。這波變動的核心,是美國政府以行政命令全面暫停低價貨物(俗稱 de minimis)免稅待遇,並要求透過國際郵政網路寄入美國的包裹,改由承運人或合格第三方事先向美方代收關稅並彙總繳納。由於新流程上線時間極短、技術與合規細節尚在銜接,才引發多國短期「停寄」作法以降低合規風險。
為什麼突然停寄?先搞懂美國新規
- 政策關鍵點:美國於 2025/7/30 公布行政命令,自 8/29 起,原本 800 美元以下免稅的商業小包全面取消。
- 非郵政(快遞/一般商業清關)路線:一律照表課稅、需正式報關。
- 國際郵政網路:過渡期由承運人/合格方代收關稅,採「依原產國關稅從價稅」或「每件 80–200 美元的定額稅」兩種方法(二擇一,2026/2/28 後僅可用從價稅)。
- 禮物(bona fide gift)100 美元以下與純文件不課稅。
實務上,郵政體系需短時間建置「寄件端即收稅、月結彙繳」的系統與保證金機制,因此多國先行暫停以避免誤寄、壓倉與罰則風險。
哪些國家/地區宣布停止寄送到美國?
歐洲
- 德國(Deutsche Post / DHL Parcel Germany):8/22 起暫停商業客戶透過郵政網路寄送含貨物郵件至美國;DHL Express 仍可。
- 北歐(PostNord:丹麥、瑞典;Bring/Posten:挪威):暫停多數寄美包裹服務,以待新制細節明朗。
- 比利時(bpost):公告暫停寄送含貨物郵件到美國。
- 法國(La Poste):寄美商品服務受限,需注意公告。
- 英國(Royal Mail):受新關稅規則影響,暫停或限縮寄美包裹服務。
亞太
- 香港(香港郵政): 早於5月便已停止寄美包裏。
- 日本(日本郵便 Japan Post):8/27 起暫停小包、包裹與 EMS(貨物);個人禮品 100 美元以下與文件仍可。
- 韓國(Korea Post):暫停寄美航空包裹與 EMS(文件除外)。
- 新加坡(SingPost):暫停多數寄美包裹服務,保留文件與合規禮品。
- 澳洲(Australia Post):8/26 起暫停多數寄美包裹,文件與低額禮品通道保留。
- 台灣 (中華郵政):8/26 起暫停多數寄美包裹服務,文件通道保留。
南亞
- 印度(India Post):8/25 起暫停大多數寄美郵件(文件與 100 美元以下禮品除外)。
全球範圍
UPU 表示至少 25 個會員國通報暫停寄送含貨物郵件到美國,主因是新制上線前夕的技術與合規不確定性。
停寄的起迄時間與「何時恢復」的討論
多數國家於 8/22–8/27 間相繼宣布或生效,以避開 8/29 美國新制起算點可能造成的不確定風險。
恢復時點則尚未確定,多數公告為「暫停、另行通知」,需等待代收代繳關稅的系統與流程完成,短則數週、長則一至兩個月才可能逐步恢復。
美國官方怎麼回應?
- 白宮/行政命令:自 8/29 起全球商業小包取消免稅;郵政路線過渡期由承運人代收代繳,給出兩套課稅法。
- CBP(美國海關)FAQ:解釋郵政與非郵政處理差異、課稅方式、例外規定。
- UPU 立場:與美方合作,協助成員國完成新制系統與流程。
商家/賣家的第一線反應
- 中小電商:擔心短期無法出貨、利潤被關稅侵蝕、以及 IT/流程改造成本增加。
- 歐洲業者:多數採取延遲出貨、改銷他國、改走快遞等權宜方案。
雲途物流的穩定選擇
在全球郵政體系面臨不確定性、各國陸續暫停寄送包裹到美國之際,雲途物流(YunExpress)仍然持續提供從台灣及多個地區出發,寄往美國的小包與 B2B 商業貨件服務。我們憑藉自營航線與完善清關方案,能確保客戶貨件穩定抵達美國,並協助跨境賣家降低因政策變動帶來的物流風險。選擇雲途,讓您的跨境業務不因全球政策震盪而停擺。